大众养生网

病毒性感染发热怎么办

李少峰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病毒性感染发热可通过日常调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病毒性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但若症状持续加重需积极处理。

1、日常调理

发热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脱水,同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减少胃肠道负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5℃左右。

2、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也可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但需注意局部皮肤是否过敏。

3、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洛索洛芬钠片等退热药。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解热镇痛作用,但需注意用药间隔时间,避免24小时内超剂量使用。

4、抗病毒治疗

针对流感病毒等特定病原体,可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玛巴洛沙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且对普通感冒病毒无效。

5、及时就医

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未退,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呼吸急促、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部分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需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明确诊断。

病毒性感染发热期间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叠加使用多种退热药物。儿童需选择适合年龄的剂型,孕妇应避免使用布洛芬。若伴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抗病毒及支持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