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病理性黄疸的成因有哪些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病理性黄疸的成因可能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处理能力下降、胆汁排泄障碍等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当红细胞破坏加速时,胆红素生成量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病等疾病。例如ABO溶血或Rh溶血,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大量破裂释放血红蛋白,进而转化为未结合胆红素。此类患儿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迅速加重、贫血等症状,需通过光疗或输注白蛋白等方式干预,必要时需换血治疗。

2、肝脏处理能力下降

肝脏摄取或结合胆红素的功能障碍会导致黄疸,多见于感染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可能因病毒感染损害肝细胞,使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无法有效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此类情况需抗病毒治疗,并配合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促进胆红素代谢。

3、胆汁排泄障碍

胆道结构异常或胆汁淤积会影响胆红素排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最典型。胆管发育不全或闭锁导致结合胆红素无法排入肠道,反流入血引起皮肤黄染呈暗绿色,粪便颜色逐渐变浅。确诊后需在生后60天内行葛西手术,术后需使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流动,延缓肝硬化进程。

若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通过胆红素测定、血型鉴定、肝胆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进行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家长切勿自行使用退黄偏方,避免加重肝脏负担或引发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