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后需要注意避免咀嚼硬物、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结构以及定期复诊检查等事项,以促进牙齿恢复并延长补牙材料的使用寿命。
1、避免咀嚼硬物
补牙后24小时内材料可能尚未完全固化,建议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质食物,如坚果、骨头等。同时短期内不要咬合过紧或频繁磨牙,防止材料脱落或牙齿折裂。若补牙位置在咬合面,医生可能建议暂时使用对侧咀嚼。
2、保持口腔清洁
补牙后需坚持早晚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餐后使用牙线清除邻面食物残渣。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体抗龋能力,但刷牙时力度应轻柔,避免过度摩擦补牙区域。术后1-2周可配合漱口水辅助清洁。
3、调整饮食结构
术后2小时内应禁食禁饮,待材料完全硬化。初期建议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类、牛奶等,避免过烫、过酸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含糖量高的黏性食物可能增加继发龋风险,需减少摄入频次。
4、定期复诊检查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通过X线片评估补牙材料密合度。若发现补牙边缘出现黑线、材料脱落或牙齿敏感加重,应及时就诊处理。儿童患者还可根据龋齿风险进行窝沟封闭等预防措施。
补牙后若出现轻微敏感属于正常现象,通常1-2周可逐渐缓解。若出现持续疼痛、牙龈肿胀或材料明显缺损,需及时联系医生处理。日常应戒烟限酒,减少咖啡、茶等色素沉积,有助于维持补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