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头疼痛通常与哺乳姿势不当、乳头损伤或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保持乳头清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日常注意护理,必要时需及时就医。
1、调整哺乳姿势
哺乳时应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仅含住乳头导致过度摩擦。哺乳后可用温水清洁乳头,并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于乳头上,有助于滋润修复。每次哺乳时间不宜过长,可控制在15-20分钟。
2、保持乳头清洁
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剂。穿着宽松透气的哺乳内衣,及时更换防溢乳垫。若出现皲裂,可使用医用羊脂膏或维生素E软膏外涂,促进皮肤修复。
3、药物治疗
若乳头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哺乳前需清洁药物残留。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但禁用布洛芬等可能影响哺乳的药物。
哺乳期间出现乳头持续性疼痛或伴有发热、乳房硬块等情况,应及时到乳腺外科就诊。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类药膏。日常哺乳后可冷敷缓解肿胀,哺乳间隔使用乳头保护罩减少摩擦,注意观察婴儿口腔是否有鹅口疮等感染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