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的自我护理需结合饮食调整、适当活动、症状监测、药物管理及心理调节等方面,以促进恢复并预防复发。日常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处理。
1、饮食调整
肠梗阻患者应选择清淡、低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等。避免摄入高纤维、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以减轻肠道负担。恢复期可逐步过渡到软食,但需根据医嘱调整。
2、适当活动
术后或病情稳定期患者可进行适度活动,如床边站立、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功能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卧床,以防加重肠粘连或影响血液循环。
3、症状监测
密切观察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情况。若出现持续呕吐、剧烈腹痛、发热或停止排气排便,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每日记录症状变化,便于复诊时向医生反馈。
4、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使用通便药、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或抗生素,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若需使用止痛药,应避免掩盖病情,需经医生评估后开具。
5、心理调节
因病程较长且易复发,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家属需给予情感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肠梗阻患者自我护理期间,需保持与主治医生的沟通,定期复查腹部CT或超声。若居家期间症状反复或加重,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切勿拖延或尝试偏方,以免引发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