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有可能不伴随腹泻,具体症状因个体差异及病因不同而有所区别。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或发热等症状,腹泻并非肠炎的必然表现。
1、病因差异
肠炎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药物刺激等多种因素引起。例如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在婴幼儿中常引起水样腹泻,但部分由非甾体抗炎药或抗生素引发的化学性肠炎,可能仅出现腹部隐痛或肠道黏膜损伤导致的便血,而无明显腹泻。
2、病变部位不同
小肠为主的炎症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出现脂肪泻或体重下降;而直肠、乙状结肠炎症可能表现为里急后重、黏液便或排便次数增多,但粪便性状未必呈稀水样。如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局限在左半结肠时,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便秘与少量脓血便交替出现。
3、机体反应性
老年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生肠炎时,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可能不出现典型腹泻。这类人群更易表现为食欲减退、低热或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症状,容易漏诊。
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不明原因消瘦或发热超过48小时,应及时进行粪便常规、肠镜或腹部影像学检查。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自行服用刺激性药物,急性期建议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