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发热通常需进行一般治疗、物理降温、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住院治疗等。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建议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处理方式。
1、一般治疗
患者发热期间需注意卧床休息,适当增加饮水量,维持电解质平衡。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身体代谢负担。
2、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促进散热。禁止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
3、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头痛、肌肉酸痛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退热药。儿童需选择混悬剂型,孕妇需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4、抗病毒治疗
确诊甲流后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可缩短发热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
5、住院治疗
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重症表现,需立即住院进行氧疗、心电监护及支持治疗。重症患者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人工肺(ECMO)维持生命体征。
甲流具有较强传染性,发热期间应做好隔离防护。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老年患者使用退热药时需注意预防虚脱。若用药后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咳血、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