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腱鞘炎如何进行物理治疗?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腱鞘炎的物理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热敷、冷敷、支具固定、超声波治疗以及按摩等,需根据病情阶段选择合适方法。以下为具体操作方式:

1、热敷

适用于慢性腱鞘炎或急性期48小时后。通过40-45℃的温热毛巾或暖水袋局部外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效应可扩张血管,促进炎性物质吸收,缓解肌腱与腱鞘的粘连。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破损者禁用。

2、冷敷

针对急性发作期红肿热痛明显的情况。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组织渗出,降低神经敏感性。需注意单次冷敷不超过20分钟,防止冻伤。

3、支具固定

采用腕部或手指制动支具将关节保持功能位,限制肌腱滑动。每日佩戴时间根据医嘱调整,通常建议在炎症活动期持续佩戴,静止期可间断使用。需每2小时松解一次防止血液循环障碍。

4、超声波治疗

由康复科医师操作,通过800-1000kHz的高频声波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振动。每次治疗8-10分钟,每周3次,能增加结缔组织延展性,促进受损腱鞘修复。禁忌用于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患者。

5、按摩

采用揉捏法、弹拨法等手法松解前臂肌群。从患处远端向近端推按,配合拇指点压阳溪穴、外关穴等穴位。操作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15分钟,可改善局部代谢,但急性期红肿明显时禁用。

进行物理治疗期间需避免重复引发疼痛的动作,建议配合握力球等渐进式康复训练。若持续治疗2周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关节活动受限、静息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至骨科或康复医学科就诊,必要时需联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