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在传统医学和现代营养学中具有一定价值。其功效作用主要包括缓解恶心、抗炎、促进消化、抗氧化以及潜在的情绪调节功能,但缓解焦虑的临床证据尚不充分。
1、缓解恶心
姜含有姜酚等活性物质,能作用于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调节5-HT3受体抑制胃部不适反应,对妊娠呕吐、晕动症等引发的恶心有缓解作用。临床研究表明每日摄入1-2克姜粉可有效减轻恶心症状。
2、抗炎
姜辣素等成分能抑制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合成通路,对骨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炎症相关症状有改善作用。实验数据显示连续服用姜提取物2个月可降低炎症指标CRP水平。
3、促进消化
姜通过刺激口腔唾液腺和胃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量,加速胃排空速率。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研究发现,餐前食用2克鲜姜可使胃排空时间缩短约40%。
4、抗氧化
姜中含有的姜烯酚、姜酮等酚类化合物具有电子供体特性,能有效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体外实验表明姜提取物的ORAC值达到24000μmolTE/100g,显著高于多数常见蔬菜。
5、情绪调节
动物实验显示姜醇提取物能提高小鼠强迫游泳测试中的活跃时间,可能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发挥作用。但针对人类焦虑障碍的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小,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姜作为膳食补充剂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4克鲜品。焦虑症状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或规范药物治疗。姜制品可能影响抗凝药物代谢,服用华法林等药物者需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