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但具体是否发生通常与药物类型及个人体质有关。使用降压药期间若出现皮疹、瘙痒或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
1、药物类型
部分降压药成分可能诱发过敏反应。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可能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皮肤红肿、荨麻疹;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偶见光敏性皮炎。这些反应与药物干扰组胺释放或免疫应答有关。
2、个体差异
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人群风险较高。此类患者免疫系统易将药物成分识别为致敏原,引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喉头水肿、血压骤降等严重症状,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抢救。
出现疑似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当前药物,并用清水清洁接触药物的皮肤部位。若出现胸闷或意识模糊,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紧急送医。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片缓解轻症,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调整降压方案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避免选用同类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及皮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