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疼痛可能与鞋子不合脚有关,但也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骨刺等疾病因素引起。若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后出现疼痛,建议及时排查具体原因。
1、鞋子不合脚
长期穿着过紧、鞋底过硬或支撑不足的鞋子,会导致足底压力分布不均,使足底筋膜和软组织反复受到牵拉刺激,从而引发疼痛感。这种情况在更换合脚的运动鞋后,疼痛通常会逐渐缓解。
2、足底筋膜炎
这是最常见的病理性因素,由于足底筋膜过度拉伸产生微小撕裂,晨起时足跟部会出现明显刺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炎症,配合足弓支撑垫效果更佳。
3、跟腱炎
高强度运动造成的跟腱反复牵拉损伤,疼痛多集中在足跟后上方。急性期需制动休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托考昔片、艾瑞昔布片等COX-2抑制剂,配合冲击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若调整footwear后疼痛仍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晨僵、肿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骨科进行足部X光或超声检查。日常需避免赤脚行走,选择具有缓冲性能的运动鞋,每日可进行足底筋膜牵拉训练,如用毛巾辅助做足背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