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的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电刺激疗法以及牵引治疗等,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式。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1、热敷
热敷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急性期红肿明显时不宜使用。
2、冷敷
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可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3、超声波治疗
利用高频声波产生的热效应促进深层组织修复。治疗时需涂抹耦合剂,仪器探头在患处缓慢移动,每次8-10分钟,每周3次。可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加速代谢废物排出。
4、电刺激疗法
通过低频电流刺激肌肉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或干扰电流疗法,每次20分钟,每日1次。需调节适当强度,避免引起肌肉过度疲劳。
5、牵引治疗
针对脊柱相关筋膜炎,通过机械拉伸缓解筋膜压力。需在专业康复师操作下进行,每次牵引力度不超过体重的1/3,持续15-20分钟。可配合体位调整增强效果。
物理治疗期间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建议穿着支撑性好的鞋具,配合适度拉伸运动如瑜伽或普拉提。若治疗2周后症状未缓解,需进行肌骨超声或MRI检查排除肌腱撕裂等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