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筋膜炎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筋膜炎的药物治疗通常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外用药物、局部封闭治疗以及中药等,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常见症状如局部疼痛、僵硬可通过药物缓解,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禁忌证。

1.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等,可缓解筋膜炎引发的红肿热痛。需注意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建议餐后服用。

2.肌肉松弛剂

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等,针对肌肉持续性收缩引起的僵硬和痉挛。通过阻断脊髓反射缓解肌张力增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能出现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3.外用药物

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制剂可直接作用于患处,通过皮肤渗透发挥局部抗炎作用,相较口服药物胃肠刺激较小。每日使用2-3次,注意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体质者需先小面积试用。

4.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点,可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注射。通过糖皮质激素强效抗炎作用快速缓解症状,但同一部位每年注射不宜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5.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者可选用活血止痛膏、消痛贴膏等外用贴剂,内服可选独活寄生汤加减。需注意中药可能引发皮肤过敏,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建议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配合热敷、冲击波等物理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若出现皮疹、水肿等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用药前应充分告知医生用药史。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