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的症状主要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性交疼痛以及不孕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痛经
巧克力囊肿患者常出现逐渐加重的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腰骶部,可能向会阴、肛门或大腿放射。其原因是异位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出血,导致囊肿内压力增高或周围组织炎症刺激。
2、慢性盆腔痛
约70%患者伴有非经期持续性下腹隐痛或坠胀感,尤其在劳累、排便时加重。这与囊肿引起的盆腔粘连、局部充血及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有关。
3、月经异常
部分患者会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可能与卵巢功能受损、激素水平紊乱或合并子宫腺肌病相关。
4、性交疼痛
深部性交痛是典型症状之一,尤其在月经来潮前明显,多因卵巢与子宫直肠陷凹粘连,性交时碰撞宫颈或子宫收缩牵拉病灶所致。
5、不孕
约40%患者合并不孕,主要因盆腔粘连影响输卵管功能、卵巢排卵障碍或免疫因素干扰受精卵着床。对于有生育需求者,建议尽早进行腹腔镜评估。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诊妇科,通过超声、磁共振或血清CA125检测辅助诊断。治疗方案需根据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制定,包括药物缓解疼痛或手术剥除囊肿等。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经期注意保暖,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