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饮食调整,以减轻肝脏负担并维持营养。日常饮食需遵循高蛋白、低脂、限盐等原则,同时根据并发症情况调整食物种类和摄入量。
1、高蛋白饮食
晚期肝病常伴随蛋白质合成障碍,需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脱脂牛奶、鱼肉等。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g,但肝性脑病患者需根据病情限制蛋白质摄入,可选择植物蛋白替代部分动物蛋白。需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2、低脂饮食
每日脂肪摄入宜控制在40-50g,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避免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脂食物,防止脂肪沉积加重肝损伤。出现脂肪泻时需采用中链脂肪酸替代部分长链脂肪酸。
3、限盐限水
合并腹水或水肿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g。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必要时采用无盐饮食。液体摄入量需根据尿量调整,一般控制在1000-1500ml/日,使用有刻度的容器精准计量。
日常饮食应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带刺鱼类、坚果等可能划伤食道的粗糙食物。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每日5-6餐,睡前可加餐预防夜间低血糖。定期监测体重、腹围等指标,出现食欲明显减退或体重骤降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营养评估。需注意所有饮食调整都应在主治医师和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服用蛋白粉、维生素补充剂等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