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心脏功能受损程度相关,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常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活动后气促,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平卧时憋醒,需坐起才能缓解。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肺水肿,出现端坐呼吸、喘息等症状。
2、乏力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患者常感到疲劳、体力下降。轻度活动即出现明显疲倦感,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伴随四肢发冷、皮肤苍白等循环不良表现。
3、水肿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会导致下肢凹陷性水肿,通常从足踝部开始向上蔓延。长期卧床者可能出现腰骶部水肿,同时可能伴随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征。严重时可能引发胸腹腔积液。
4、咳嗽咳痰
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淤血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持续性干咳,尤其在平卧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或急性肺水肿。
5、食欲减退
胃肠道淤血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腹胀、恶心、食欲下降。长期心衰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营养不良表现,这与胃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和机体代谢需求增加有关。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脑钠肽检测等检查。日常应注意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控制在1500-2000ml,遵医嘱规范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如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kg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