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病通常称为流行性腮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等原因引起。若出现腮腺区肿胀、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病毒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属于副黏病毒科,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易侵犯腮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耳垂周围肿胀、疼痛。治疗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2、免疫力低下
儿童或体质虚弱者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病毒更易突破防御屏障。这类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日常需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C,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
3、接触传播
与患者共用餐具或直接接触其唾液分泌物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患者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也具有传染性。确诊后需立即隔离,对患者衣物煮沸消毒,接触者可用医用酒精擦拭双手,同时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进行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强传染性,发病期间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头痛、睾丸肿痛等并发症表现,需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治疗期间注意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可减少继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