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通常需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合理搭配营养素、选择低升糖食物、定时定量进餐以及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从而维持血糖稳定。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1、控制总热量
患者需根据体重、身高及日常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避免摄入过多导致血糖波动。肥胖者应适当减少热量摄入,消瘦者需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引发低血糖。
2、合理搭配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建议选择全谷物、杂豆类等复合碳水;蛋白质摄入量约15%-20%,优先选择鱼、瘦肉、豆制品;脂肪控制在25%-30%,减少动物油脂摄入。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每日食用300-500克新鲜蔬菜。
3、选择低升糖食物
主食宜选用燕麦、荞麦、糙米等低升糖指数(GI<55)的粗粮,避免白粥、精制面点和含糖饮料。水果选择苹果、梨、柚子等低糖品种,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
4、定时定量进餐
每日规律安排3次正餐,可酌情增加2-3次加餐。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每餐主食量控制在50-75克(生重),避免暴饮暴食。外出就餐时注意估算食物分量,随身携带健康零食预防低血糖。
5、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严格限制糕点、蜂蜜、炼乳等高糖食品,减少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烹调时采用蒸煮、凉拌等方式,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同时需戒酒,因酒精可能干扰降糖药物代谢并损伤胰腺功能。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方案。合并肾病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高尿酸患者应减少嘌呤食物。所有饮食调整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配合适量运动,以达到最佳血糖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