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需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保持针眼清洁、避免剧烈运动、调整饮食以及定期复查等,以确保恢复顺利并预防并发症。
1、观察身体反应
输血后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寒战、发热、皮肤瘙痒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可能是过敏反应或溶血反应的早期表现。若发现尿液颜色变深、胸闷等异常,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2、保持针眼清洁
输血穿刺部位需用无菌敷料覆盖24小时,避免沾水或抓挠,防止感染。若针眼周围出现红肿、渗液或疼痛加剧,可能提示局部感染,需及时消毒并就医。
3、避免剧烈运动
输血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减少上肢活动,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防穿刺血管出血或形成血肿。建议选择宽松衣物,避免压迫输血侧肢体。
4、调整饮食
输血后需适量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忌食辛辣刺激、酒精类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ml以促进代谢产物排出。
5、定期复查
输血后3-5天需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是否回升至正常范围。长期输血者需定期检测铁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祛铁治疗,防止继发性血色病。
输血后24小时内应避免热水浴或桑拿,以免血管扩张引发出血倾向。若出现持续乏力、头晕或黄疸等症状,需及时返院检查是否存在迟发性溶血反应。所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