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使用需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正确固定方法以及观察尿液情况等方面,以减少感染风险并确保使用安全。需严格遵循医护人员指导,避免自行操作。
1、保持清洁卫生
插管前需用肥皂水或消毒液彻底清洁双手,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每日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洁后需擦干局部,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细菌。建议每天至少清洁两次,排便后需立即清洁以防污染。
2、正确固定方法
导尿管需用专用固定贴妥善固定在腹股沟或大腿内侧,避免牵拉导致尿道损伤。尿袋应悬挂在低于膀胱的位置,防止尿液反流。卧床时尿袋需固定在床栏,活动时用腿袋固定。需确保管路无扭曲受压,每2-3小时检查一次导管通畅性。
3、观察尿液情况
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且澄清,每日尿量需维持在1500-2000ml。发现血尿、脓尿或絮状沉淀需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尿袋储尿量不超过2/3容量,每3-4小时排空一次并记录尿量。长期留置者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以维持尿液冲刷作用。
导尿管需按医嘱定期更换,硅胶导管通常每月更换,乳胶导管每2周更换。避免长期留置超过3个月,防止尿路感染和膀胱功能退化。出现导管堵塞、漏尿或下腹疼痛等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疗人员处理。留置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避免导管受压或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