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和白附子虽名称相近,但功效存在一定差异,通常体现在散寒止痛、祛风痰、适用病症等方面,需遵医嘱区分使用。
1、散寒止痛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性大热,主入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其散寒作用较强,多用于治疗心腹冷痛、寒湿痹痛及阳虚导致的手足厥冷。白附子为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茎,性温,主归胃经,散寒效力较弱,更偏向于祛风痰、止痉。
2、祛风痰
白附子擅长祛风痰,常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破伤风等风痰阻滞经络的病症。其燥湿化痰作用可缓解痰湿引起的头痛、眩晕。附子无祛痰功效,主要用于阳虚证候,如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尿频等。
3、适用病症
附子适用于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心阳虚衰(胸痹心痛)、脾肾阳虚(水肿泄泻)等危重症及慢性虚寒性疾病。白附子则多用于风痰上扰引起的面神经麻痹、癫痫抽搐,以及毒蛇咬伤、瘰疬痰核等外科病症,兼具解毒散结之效。
两者均有一定毒性,需经炮制减毒后使用。具体用药需根据体质和证型,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选用,避免误用加重病情。阴虚内热者禁用附子,孕妇慎用白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