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需注意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补充蛋白质、减少高盐及咖啡因摄入等,以维护骨骼健康。以下为具体注意事项:
1、保证钙摄入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mg。可通过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补充,芝麻、虾皮、豆制品也富含钙质。对于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钙强化食品。
2、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钙吸收,每日建议摄入量600~800IU。日常可通过蛋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获取,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也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3制剂。
3、控制钠盐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每日食盐摄入应低于5g。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的食用,烹饪时可用香草、柠檬汁等代替部分盐调味,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中的钠含量。
4、限制咖啡因和酒精
每日咖啡摄入不超过3杯(约300mg咖啡因),过量会抑制钙吸收。酒精摄入需控制在男性每日28g、女性14g以内,长期酗酒会降低骨密度,建议用淡茶或牛奶替代含咖啡因饮料。
5、均衡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骨基质形成,但过量会增加尿钙流失。建议每日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1.0g,优先选择鱼肉、禽肉、大豆等优质蛋白,避免长期大量食用红肉。
日常需结合适量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骨密度指标,6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若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