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增高饮食需注意保证均衡营养、补充钙质、摄入维生素D、增加优质蛋白以及适量补充锌元素。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儿童骨骼发育和身高增长有重要影响。
1、均衡营养
日常饮食应包含谷物、蔬菜、水果、肉类、乳制品等多种食物类别。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材,每周达到25种以上,特别注意深色蔬菜应占每日蔬菜总量的一半,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可促进骨钙沉积。
2、补充钙质
学龄期儿童每日需摄入800-1000mg钙,可选择鲜牛奶、无糖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对乳糖不耐受儿童可选用豆腐干、芝麻酱、虾皮等替代品。需注意钙磷比例维持在2:1更利于吸收,避免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影响钙质代谢。
3、维生素D摄入
每日400IU维生素D可通过日晒(四肢暴露15分钟/天)或食物补充,如三文鱼、蛋黄等。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钙吸收,缺乏易导致佝偻病,北方地区冬季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制剂。
4、优质蛋白质
每日需保证50-70g蛋白质摄入,动物性蛋白如鸡蛋、鱼肉等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植物性蛋白如大豆分离蛋白吸收率较高。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肾脏负担。
5、适量补锌
贝壳类海产品、瘦牛肉等富含锌元素,可促进生长激素合成酶活性。学龄儿童每日需10mg锌,但需注意锌铜拮抗作用,长期补锌需遵医嘱,同时可搭配动物肝脏等富铜食物。
建议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若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应及时就诊。同时需保证每日1小时户外运动及9小时睡眠,避免睡前过量进食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注意减少高糖、高脂零食摄入,研究显示BMI超过同年龄85百分位可能抑制生长板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