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在临床上通常指急性结膜炎,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患者常出现眼睛发红、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病毒感染
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较强传染性,常见腺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患者眼睛充血明显,伴随水样分泌物,可能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干扰素α1b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2、细菌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引发,典型特征为黄色脓性分泌物。此类患者需使用抗生素类眼药,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控制感染,严重时可配合口服头孢克肟片等全身用药。
3、过敏反应
过敏性结膜炎常见于过敏体质人群,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眼部血管扩张导致充血,伴有剧烈瘙痒。治疗多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必要时可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在急性期应避免用手揉眼,使用独立洗漱用品。若出现视力下降、角膜混浊等情况,提示可能发生并发症,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特别是激素类药物不可自行长期使用,以免诱发青光眼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