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妊娠初期通常需要注意遵医嘱用药、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保证休息与营养以及按时复查等。若术后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诊明确原因。
1、遵医嘱用药
终止妊娠后需根据医生指导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口服益母草颗粒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避免自行滥用药物或调整剂量,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2、观察出血情况
术后阴道出血通常持续3-7天,出血量应逐渐减少且颜色变浅。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持续时间超过10天或伴随明显腹痛、发热,需警惕宫腔残留或感染,应及时进行B超检查。
3、预防感染
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每日用温水清洁外阴并更换内裤。使用合格卫生巾或护垫,避免局部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若出现分泌物异味、外阴瘙痒等异常,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4、注意休息和营养
术后建议卧床休息1-3天,避免搬抬重物或剧烈运动。饮食需保证蛋白质和铁元素摄入,适量食用瘦肉、鸡蛋、菠菜等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饮食。恢复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5、及时复查
术后7-10天需复查B超观察宫腔恢复情况,确认无组织残留。术后1个月需复查血HCG水平,直至数值恢复正常。若出现月经推迟或经量异常,需进一步检查子宫内膜修复情况。
终止妊娠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术后1个月内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若出现持续腹痛、反复出血或发热等症状,应警惕宫腔粘连、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进行干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