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药物管理、生活调整、复查监测以及并发症观察等事项,具体护理方案需遵医嘱执行。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穿刺点可能需加压包扎或使用止血器,应严格遵医嘱限制肢体活动时间。若出现渗血、血肿,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2、药物管理
患者常需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出血倾向,严禁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
3、生活调整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时应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严格戒烟限酒,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ml。
4、复查监测
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心脏彩超、冠脉CTA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血管通畅情况。
5、并发症观察
密切监测有无胸痛复发、肢体麻木或发凉等症状,警惕支架内血栓、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若出现心率过快(>100次/分)或过缓(<60次/分)、持续头晕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介入治疗术后需与主治医生保持联系,术后1周内避免盆浴或泡澡。日常可佩戴医疗警示手环,记录手术时间和支架信息。建议家属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