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通常缺乏特异性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不适、体重下降、乏力等表现。由于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高危人群需重视定期筛查。
1、腹部不适
早期肝癌可能引起右上腹隐痛或胀痛,疼痛多呈间歇性,可能与肿瘤增大牵拉肝包膜有关。部分患者在进食后或夜间症状加重,但疼痛程度较轻,易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或胃炎。
2、体重下降
约30%的早期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通常半年内下降超过原体重的5%。这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肝功能异常影响消化吸收等因素有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早饱感等症状。
3、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等胆汁淤积表现,或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7.5-38℃)、牙龈出血等非特异症状。部分病例会出现肝区肿块,但此时多已非早期阶段。
建议乙肝/丙肝感染者、肝硬化患者、长期酗酒者等高危人群,每6个月通过腹部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进行筛查。若出现持续性腹胀、尿液颜色加深或大便陶土色等异常表现,应及时进行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切除获得较好预后,切勿因症状轻微而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