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矫正牙齿会有哪些风险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矫正牙齿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牙釉质脱矿、牙根吸收、牙龈问题、颞下颌关节紊乱以及矫正后复发等。具体风险程度因人而异,需由专业医生评估。

1、牙釉质脱矿

固定矫治器粘接时需在牙面进行酸蚀处理,可能破坏釉质表层结构。托槽周围易堆积菌斑,长期清洁不到位会导致牙体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严重时可形成龋洞。临床数据显示约30%患者在矫正后存在不同程度的釉质脱矿。

2、牙根吸收

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移动可能引起牙根尖部逐渐被吸收变短,通常吸收量在1-2mm内属于生理性改变。但若施力不当或患者存在全身性疾病,可能出现超过牙根长度1/3的病理性吸收,导致牙齿松动度增加。

3、牙龈问题

矫治器边缘长期刺激牙龈可能导致红肿、出血,若合并口腔卫生不良,易引发牙龈炎甚至牙周炎。研究显示佩戴固定矫治器患者牙龈炎发生率高达65%,需配合使用冲牙器和牙间隙刷维护口腔卫生。

4、颞下颌关节紊乱

少数患者因咬合调整过程中关节适应性不足,可能出现关节弹响、疼痛或张口受限。这种情况多见于存在关节囊松弛或既往有磨牙症的患者,需通过咬合板或调整矫正方案干预。

5、矫正后复发

拆除矫治器后约有20%-30%病例出现牙齿移位,主要与智齿萌出压力、牙周纤维记忆性回缩以及不良舌习惯有关。建议终身佩戴保持器,前6个月需全天佩戴,后续可改为夜间佩戴。

进行牙齿矫正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前需拍摄全景片和侧位片评估牙根、关节状况。矫正期间每4-6周复诊调整力度,出现自发性疼痛或托槽脱落需及时处理。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和正畸专用牙刷清洁,避免啃咬硬物防止附件脱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