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皮肤瘙痒和肝脏疾病有何联系?

陈志雄 医疗美容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皮肤瘙痒可能与肝脏疾病存在一定关联,常见于胆汁淤积、肝硬化等肝脏问题,但也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若瘙痒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肝脏疾病可能导致皮肤瘙痒,主要与胆汁酸代谢异常有关。当肝功能受损时,胆汁排泄受阻,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升高并沉积在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此外,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体内毒素堆积也可能诱发皮肤不适。这类瘙痒常伴随黄疸、乏力等症状,夜间可能加重。

1、胆汁淤积性肝病

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会导致胆汁淤积。患者除瘙痒外,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表现。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考来烯胺散、苯巴比妥片等药物促进胆汁排泄。

2、肝硬化

晚期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胆红素代谢障碍等问题可能出现全身瘙痒。此类患者通常伴有腹水、肝掌等体征,需通过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3、肝癌

肿瘤压迫胆管或肝组织广泛破坏时可能引发瘙痒,多伴随体重骤降、肝区疼痛等症状,需通过手术、靶向治疗等方式控制肿瘤发展。

4、其他原因

皮肤干燥、湿疹、糖尿病等非肝脏疾病同样会引起瘙痒,需通过皮肤科检查、血糖检测等鉴别诊断。

日常应注意避免抓挠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使用温和的保湿霜缓解干燥。若出现皮肤瘙痒合并食欲减退、眼白发黄等情况,建议尽快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