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过敏原通常包括食物类、接触类以及吸入类等,具体过敏原因人而异,建议就医检测明确致敏物质。常见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金属镍、尘螨等均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
1、食物类过敏原
牛奶、鸡蛋、花生、小麦、大豆等食物蛋白是常见的致敏物质,部分患者食用后可能诱发湿疹。这类过敏原会通过消化道吸收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等湿疹样改变,婴幼儿患者更为常见。
2、接触类过敏原
金属镍、化妆品、洗涤剂、染发剂等直接接触皮肤的物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型湿疹。这类过敏原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角质层水分丢失,引发皮肤干燥、脱屑,继而出现边界不清的红色斑块伴渗出倾向。
3、吸入类过敏原
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悬浮颗粒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这类过敏原会刺激Th2型免疫反应,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瘙痒加剧,尤其易在春秋季花粉浓度高时诱发湿疹急性发作。
湿疹患者建议及时进行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明确过敏原。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穿着纯棉衣物,避免过度洗浴,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若出现剧烈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奈德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局部外用药控制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