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食物过敏如何诊断治疗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食物过敏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医学检查,通常可通过病史采集、过敏原检测等方式诊断,并采取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1、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进食后出现的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呕吐等,同时了解过敏食物的种类、摄入量及症状出现时间。还需了解个人或家族过敏史,例如湿疹、哮喘等病史,帮助判断过敏风险。

2、皮肤点刺试验

将微量可疑食物过敏原提取液滴于前臂皮肤,用点刺针轻刺表皮,观察15~20分钟。若局部出现红肿、瘙痒等风团反应,提示对该食物可能存在过敏。该方法快速直观,但受抗组胺药物影响可能出现假阴性。

3、血液特异性IgE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食物的IgE抗体水平,如牛奶、鸡蛋、花生等。数值升高提示过敏可能性大,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避免假阳性干扰诊断结果。

日常应严格避免摄入致敏食物,阅读食品成分标签。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短期服用泼尼松片。发生喉头水肿或休克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并紧急送医。部分患者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逐步增加过敏原摄入量以提高耐受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