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太溪穴位在中医中的地位如何?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太溪穴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重要的穴位之一,通常具有调节肾脏功能、治疗虚损性疾病以及促进全身气血平衡等作用。该穴位作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在临床和保健中应用广泛。

1、原穴地位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中医认为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因此太溪穴可通过调节肾经原气来改善肾虚相关的腰膝酸软、耳鸣、生殖功能异常等问题。刺激此穴能直接作用于肾经,增强肾脏的生理功能。

2、治疗作用

太溪穴常用于治疗肾阴虚或肾阳虚引起的病症,如慢性咳嗽、气喘、失眠等。对于水肿、尿频等泌尿系统问题,针灸或按摩此穴可辅助利尿消肿。此外,中医临床中常将其与照海穴配伍,用于缓解咽喉干燥、足跟痛等局部症状。

3、保健应用

日常按压太溪穴可帮助调节血压、改善手脚冰凉等症状。在中医养生中,常通过艾灸此穴来温补肾阳,尤其适合体质虚寒者。部分研究提示刺激太溪穴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内分泌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需注意穴位刺激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不当引发不适。若存在严重肾脏疾病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综合治疗。日常保健时建议采用适度力度点按,每次持续3-5分钟为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