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通常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具体数值范围因人而异,需结合年龄、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评估。
1、空腹血糖
一般建议控制在4.4-7.0mmol/L。对于中青年无并发症患者,目标值可设定在4.4-6.1mmol/L。老年患者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可适当放宽至7.0-8.0mmol/L,避免低血糖风险。
2、餐后2小时血糖
多数患者应控制在小于10m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餐后1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餐后2小时小于6.7mmol/L。胃肠功能异常或胰岛素分泌延迟患者可适当调整监测时间点。
3、糖化血红蛋白
普通成人控制目标为小于7%,年轻患者建议小于6.5%。预期寿命较短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老年患者,可放宽至小于8.0%。该指标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需每3-6个月检测。
血糖管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建议每周进行4-7次指尖血糖监测,包含空腹及三餐后不同时点。合并高血压或肾病患者需同时控制血压小于130/80mmHg,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制定控糖方案时应咨询专科医生,根据血糖波动特点调整饮食结构和运动方案,避免自行增减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