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患者通常可以考虑靶向治疗,但具体是否适用需根据患者的肝功能、体力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等综合评估。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禁忌症,需由医生判断治疗方案。
1、肝功能状态
靶向药物需通过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储备较好的患者更适合此类治疗。若患者存在严重肝功能不全或黄疸,可能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需调整方案。临床常用Child-Pugh评分评估肝功能,A级患者通常可尝试靶向治疗。
2、体力状况评分
根据ECOG评分标准,0-1分的患者体力状况较好,能够承受靶向治疗可能产生的乏力、腹泻等不良反应。若评分≥2分,需优先考虑支持治疗或调整用药剂量。
3、基因检测结果
部分靶向药物如瑞戈非尼、卡博替尼属于多激酶抑制剂,适用范围较广。而针对MET基因扩增或NTRK融合等特定突变的新兴靶向药,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此类情况在肝癌中相对少见。
晚期肝癌患者确诊后应及时至肿瘤专科就诊,由医生根据影像学检查、血液指标和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及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联合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