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海穴的位置和作用有哪些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是脾经的重要穴位。该穴通常具有调理月经、活血化瘀、缓解皮肤疾病、健脾祛湿以及改善下肢不适等作用,临床常用于中医针灸治疗。

1、调理月经

血海穴属脾经,中医认为脾统血,刺激该穴位可通过调节脾脏功能改善气血运行,对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问题有辅助调理作用,常配合三阴交等穴位使用。

2、活血化瘀

此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常用于治疗因气血瘀滞引起的疼痛,如膝关节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临床多采用艾灸或点按手法疏通经络。

3、缓解皮肤疾病

脾虚湿热易引发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通过针刺血海穴可增强脾脏运化水湿功能,减轻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常与曲池穴配合使用。

4、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水湿,刺激血海穴能改善脾虚引起的肢体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对湿气重导致的腹胀、泄泻有一定调节作用,多采用温针灸疗法。

5、改善下肢不适

该穴位位于下肢经络关键点,针对坐骨神经痛、腿脚无力等病症,通过穴位按摩可放松肌肉紧张,缓解运动后乳酸堆积导致的酸痛感。

日常可通过拇指按压血海穴3-5分钟进行保健,但需注意针刺操作需由专业中医师执行。月经期女性应避免过度刺激该穴位,孕妇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针灸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