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饮酒可能对肝脏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若长期过量饮酒,还可能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1、脂肪肝
酒精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肝脏对脂肪的分解,导致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异常堆积。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通过B超或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转氨酶轻度升高。此时通过戒酒、低脂饮食及运动干预,部分患者的脂肪肝可逆转。
2、酒精性肝炎
长期饮酒会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表现为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显著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GGT)指标异常。需立即戒酒并配合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护肝药物治疗。
3、肝纤维化
持续炎症刺激会导致肝脏星状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影像学检查可见肝脏质地变硬,肝弹性检测值超过9.7kPa。此时需采用抗纤维化治疗,如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等中成药。
4、肝硬化
这是肝脏损伤的终末阶段,肝脏结构被假小叶取代,可能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治疗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利尿剂缓解腹水,必要时进行肝移植评估。
建议长期饮酒者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若已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日常饮食中需增加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摄入,严格戒酒并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缓肝损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