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脘穴位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脘穴作为任脉的重要穴位,通常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通调腑气、利水化湿、安神定志等功效和作用。该穴位位于上腹部正中线,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及改善相关症状。

1、健脾和胃

中脘穴能调节脾胃气机,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通过针灸或按摩可促进胃酸分泌,改善胃动力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对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2、消食导滞

该穴位可加速胃肠蠕动,帮助分解食物积滞。针对暴饮暴食引起的嗳气酸腐、脘闷不舒,配合足三里等穴位能有效缓解食积症状,常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3、通调腑气

刺激中脘穴可疏通六腑气机,改善腑气不通引发的症状。对于肠鸣腹胀、便秘或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配合天枢穴进行艾灸能有效调节肠道传导功能。

4、利水化湿

此穴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能改善湿浊内停导致的病症。针对肢体困重、大便黏腻等湿邪困脾表现,配合阴陵泉穴可增强利湿效果,常用于代谢综合征的辅助调理。

5、安神定志

中脘穴通过调理中焦气机,可间接安定神志。对于焦虑、失眠伴随胃肠不适的情况,配合内关穴进行穴位敷贴,能缓解心胃同病的紧张性症状。

进行中脘穴刺激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根据体质采用针刺、艾灸或推拿等适宜手法。日常可配合摩腹手法进行保健,但出现剧烈腹痛或消化道出血时应立即就医。调理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影响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