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脘穴位对慢性胃炎有何疗效?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脘穴作为胃的募穴,通常具有调和脾胃、理气止痛、促进消化、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黏膜修复等功效和作用,对慢性胃炎有辅助治疗效果。该穴位属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常用于改善脾胃功能异常引起的症状。

1、调和脾胃

中脘穴是胃经精气汇聚之处,刺激该穴位能调节脾胃气机升降,改善慢性胃炎患者常见的腹胀、纳差等脾胃不和症状。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该部位可双向调节胃酸分泌功能。

2、理气止痛

通过艾灸或针刺中脘穴可疏通中焦气滞,缓解胃脘部胀满疼痛。临床观察显示配合足三里穴使用,能有效降低慢性胃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3、促进消化

刺激此穴位可增强胃动力,促进胃排空功能。实验研究发现针刺中脘穴能使胃电节律趋于正常,改善胃节律紊乱综合征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

4、调节胃肠蠕动

该穴位对胃肠平滑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缓解胃肠痉挛,又可增强蠕动乏力。超声检测显示治疗后患者胃窦运动指数显著改善。

5、改善胃黏膜修复

通过调节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递质分泌,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再生。动物实验证实艾灸中脘穴能降低实验性胃炎大鼠的炎性因子水平。

慢性胃炎患者在进行穴位治疗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选择针灸、艾灸或穴位按摩等方式。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同时配合规范药物治疗。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