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密度低怎么办?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密度低可以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定期监测等方式进行干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长期骨密度偏低可能增加骨折风险,需积极干预。

1、饮食调整

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虾皮、豆制品以及菠菜、油菜等深绿色蔬菜。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2、适当运动

坚持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爬楼梯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这类运动可通过力学刺激促进骨细胞活性,太极拳、八段锦等柔韧性训练也有助于改善身体平衡性,降低跌倒风险。

3、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绝经后女性可能需要结合雌激素替代治疗,具体用药方案需经专业评估。

4、物理治疗

每日保证15-30分钟的阳光照射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冬季或日照不足时可使用特定波段的紫外线治疗仪。脉冲电磁场、全身振动疗法等物理干预手段也能改善骨代谢。

5、定期监测

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重点关注腰椎和髋部骨量变化。合并慢性肾病、甲亢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加重骨流失的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进行户外活动时需做好防滑措施,居家环境应消除绊倒风险。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治疗期间出现异常骨痛或身高变矮应及时复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