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检查能诊断慢性肾衰竭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肾活检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并明确病因。

1、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直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判断肾功能分期的关键指标,eGFR持续低于60ml/min/1.73m²超过3个月可提示慢性肾衰竭。此外,电解质如血钾、血磷的异常变化可辅助判断代谢失衡状态。

2、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助于量化蛋白丢失程度。尿沉渣镜检发现蜡样管型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尿渗透压或尿比重检测可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是否受损。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能观察肾脏形态,慢性肾衰竭常显示双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且回声增强。CT或MRI可排查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继发病因,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肾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性肾病。

4、肾活检

当病因不明或需明确肾小球病变类型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获取肾组织。病理检查能鉴别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硬化等疾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出现水肿、乏力等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就诊,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并避免肾毒性药物,延缓疾病进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