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出现尿频可能与炎症刺激、膀胱功能异常以及尿路结构改变等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炎症刺激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肾脏及尿路长期存在炎症,炎性物质会刺激膀胱黏膜和尿道,导致膀胱敏感性增加。此时即使膀胱内尿液量较少,也会频繁产生尿意。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尿急、排尿灼热感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膀胱功能异常
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膀胱壁纤维化或神经调节异常,使膀胱有效容量减少或出现不自主收缩。患者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但单次尿量减少,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此类情况需通过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必要时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改善排尿功能。
3、尿路结构改变
反复感染可能引起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瘢痕形成,导致尿路狭窄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这些结构异常会使尿液排出受阻或反流,刺激膀胱频繁收缩。此类患者可能伴随腰部酸胀、尿液混浊等症状,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修复或长期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出现尿频时,需避免憋尿、多饮水冲刷尿路。日常应注意会阴部清洁,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及泌尿系超声。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抗生素疗程,以免诱发耐药性或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