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可能引发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肾结石、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以及肾性贫血等并发症。长期炎症损伤可能影响肾脏结构和功能,需积极控制病情进展。
1、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会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水肿、乏力等症状,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升高。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进行低蛋白饮食调整。
2、高血压
肾实质损伤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这类继发性高血压常表现为血压波动大、难以控制,可能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3、肾结石
长期尿路感染易导致尿液酸碱度改变和结晶沉积。结石形成后可能引发肾绞痛、血尿,并加重尿路梗阻风险。超声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
4、尿路感染反复发作
瘢痕化的肾脏组织易成为细菌定植灶,免疫力低下时易复发。典型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尿频、尿急、腰痛,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进行足疗程治疗。
5、肾性贫血
肾功能受损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同时尿毒症毒素会抑制骨髓造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等症状,血红蛋白常低于110g/L,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素并配合铁剂治疗。
患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超声检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出现尿液颜色改变、血压持续升高或乏力加重等情况时,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