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胃炎会导致胃出血吗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胃炎可能会导致胃出血,但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溃疡或糜烂等情况综合判断。当胃黏膜损伤加重或存在其他诱发因素时,就可能出现胃黏膜出血。

1、胃黏膜糜烂

长期慢性胃炎可能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糜烂性胃炎。此时黏膜屏障受损,血管暴露易受胃酸侵蚀,患者可能出现呕咖啡色液体或黑便。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并保护胃黏膜。

2、溃疡形成

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合并胃溃疡,溃疡面持续受胃酸刺激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常伴有上腹痛、反酸等症状,需通过胃镜明确诊断,通常需规范服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康复新液等药物促进溃疡愈合。

3、药物刺激

慢性胃炎患者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导致出血。这类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联用胃黏膜保护剂。

日常需注意避免饮酒、辛辣饮食,减少浓茶和咖啡摄入。若出现呕血、持续黑便或头晕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完善血常规、胃镜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