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的诊断通常包括病史采集、直肠指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流率测定等方法。具体需根据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同时了解既往病史、用药史及家族史。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量表常用于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帮助区分生理性增生与病理性改变。
2、直肠指检
通过手指触诊直肠前壁,评估前列腺大小、质地、表面是否光滑及有无结节。前列腺增生通常表现为腺体增大、质地均匀,但需与前列腺癌鉴别。该检查对初步判断病情有重要价值。
3、实验室检查
包括尿常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尿常规可排除尿路感染或血尿;PSA检测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正常范围通常为0-4ng/ml,但需结合年龄和前列腺体积综合评估。
4、影像学检查
经腹部或经直肠超声能准确测量前列腺体积,观察残余尿量。正常前列腺约20克,增生时可达30克以上。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受压情况,适用于准备手术的患者。
5、尿流率测定
通过尿流计记录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等参数。最大尿流率<10ml/s提示明显梗阻,15ml/s以上多为轻度梗阻。该检查能客观反映排尿功能状态,但受膀胱功能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
若出现排尿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泌尿外科。诊断过程中需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避免因羞于检查延误病情。确诊后应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进展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