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脑膜炎如何护理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脑膜炎患者通常需进行病情监测、体位管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家属需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帮助患者保持良好身心状态。

1、病情监测

每日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灵敏度。若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模糊或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昏迷患者需每小时记录意识状态及肢体活动度。

2、体位管理

急性期需保持头高脚低位,将床头抬高15-30度,促进颅内静脉回流。躁动患者需使用床档保护,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避免压疮形成。腰椎穿刺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

3、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温度22-24℃,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刺激,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对光敏感者需佩戴墨镜,声敏感者需控制探视人员数量。

4、饮食护理

清醒患者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如鱼汤、菜粥等,每日分5-6次少量喂食。吞咽困难者采用鼻饲喂养,每次注食前需确认胃管位置。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需维持在2000ml以上。

5、预防并发症

每4小时进行口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长期卧床者每日进行四肢被动活动,每次20分钟。尿潴留患者需定时按摩膀胱区,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患者出院后需遵医嘱继续服用抗感染药物,定期复查脑脊液指标。康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卡片练习、简单算术训练等,每日训练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若出现颈项强直、喷射性呕吐等脑膜刺激征表现,需立即返院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