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啡肽是人体自然产生的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在缓解慢性疼痛中通常具有镇痛、调节情绪、抗炎、调节免疫以及促进自然修复等作用。其通过多途径影响机体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具体机制如下:
1、镇痛
内啡肽主要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μ型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的传递。这种作用能降低疼痛敏感度,有效缓解神经性疼痛和炎症性疼痛的持续状态。
2、调节情绪
通过激活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奖励通路,内啡肽可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调节有助于打破慢性疼痛与心理压力之间的恶性循环,降低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受强度。
3、抗炎
内啡肽能抑制环氧合酶-2(COX-2)活性,减少前列腺素E2等促炎因子生成。这种抗炎特性对关节炎、纤维肌痛等炎症相关性慢性疼痛具有缓解作用。
4、调节免疫
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阿片受体相互作用,调节T淋巴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分泌。这种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善因免疫失衡导致的慢性疼痛状态,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的疼痛。
5、促进自然修复
刺激内源性生长因子分泌,促进受损神经末梢的髓鞘再生和突触可塑性改变。这种修复作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慢性疼痛的长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维持规律的有氧运动、正念冥想等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内啡肽分泌。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建议在疼痛科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综合干预措施,避免单纯依赖内源性物质的镇痛作用而延误规范化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