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隐血通常需要进行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膀胱镜等检查项目。具体需根据患者病情由医生综合判断,选择相应的检测手段。
1、尿常规检查
尿隐血初步筛查主要依靠尿常规,通过试纸法或显微镜检查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若结果显示隐血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出血,但需排除月经污染、剧烈运动等干扰因素。该检查简单快捷,是首选的筛查方法。
2、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可区分肾小球性血尿(畸形红细胞>80%)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正常形态红细胞为主)。该项检查有助于判断出血来源,若发现红细胞管型则提示肾小球疾病可能,需进一步进行肾功能检测。
3、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超声可检测结石、肿瘤、囊肿等结构异常,尤其适用于肾积水或膀胱占位性病变的筛查。CT尿路造影(CTU)能清晰显示全尿路三维结构,对直径>3mm的结石检出率达95%以上。对于疑似泌尿系肿瘤患者,建议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
4、膀胱镜检查
当怀疑下尿路病变时,膀胱镜可直接观察尿道、膀胱黏膜情况,尤其适用于反复血尿但影像学未发现异常者。检查中发现可疑病变可同步进行活检,有助于明确肿瘤、结核等疾病的诊断。
出现尿隐血应尽早就诊泌尿科,检查前需注意避开月经期,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日常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左右,避免憋尿和过量摄入动物内脏等高铁食物。若伴随尿频、尿痛或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