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症状的缓解需结合病因及症状严重程度,通常可通过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对因治疗以及静脉补液等方式改善。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1、日常调理
呕吐后需暂时禁食4-6小时,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摄入米汤、藕粉等清淡流食。保持环境通风,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呕吐频繁者应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呕吐物。
2、物理治疗
用拇指持续按压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横指处)3-5分钟,有助于抑制呕吐反射。用温毛巾热敷腹部可缓解胃肠痉挛,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能促进胃肠蠕动。
3、药物治疗
多潘立酮片可增强胃动力,甲氧氯普胺片通过中枢抑制呕吐中枢,盐酸昂丹司琼片适用于化疗或术后呕吐。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胃黏膜保护剂可减少胃酸刺激。用药前需排除肠梗阻等禁忌证。
4、对因治疗
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需配合抗菌药物;前庭功能障碍所致呕吐可使用苯海拉明片;颅内压增高导致的喷射性呕吐需脱水降颅压。妊娠剧吐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5、静脉补液
频繁呕吐导致脱水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及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重代谢性碱中毒者需补充盐酸精氨酸。
出现呕吐症状时需避免自行服用强效止吐药掩盖病情,特别是伴有头痛、腹痛、意识改变者应及时就医。儿童及孕妇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防止药物不良反应。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或空腹摄入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