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部位、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的不同。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的炎症,尿道炎则是尿道黏膜的炎性病变,两者均属于尿路感染范畴,但需针对性处理。
膀胱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典型症状为尿频、尿急、下腹部胀痛,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尿液浑浊。确诊需通过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治疗通常采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同时需增加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
尿道炎主要分为淋菌性和非淋菌性两类,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常见病原体。临床表现以尿道刺痛、排尿灼热感为主,男性可见尿道口脓性分泌物。诊断除尿检外,需进行尿道拭子核酸检测。治疗方面,淋菌性尿道炎多选用头孢曲松,非淋菌性则使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两种疾病都可能引发上行感染导致肾盂肾炎。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憋尿,性行为时做好防护措施。出现排尿异常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通过尿常规、病原体检测等明确诊断,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治疗期间需禁酒并监测肝肾功能,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更需谨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