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患者出现腹痛可能与炎症刺激、膀胱肌肉痉挛以及感染扩散等因素有关。若腹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炎症刺激
膀胱炎发生时,膀胱黏膜因细菌感染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发下腹部疼痛。患者可能同时伴随尿急、尿频、排尿灼热感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膀胱肌肉痉挛
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出现阵发性痉挛性疼痛。这种疼痛常在下腹部呈现绞痛或坠胀感,排尿后可能暂时缓解。临床上可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松弛膀胱平滑肌,必要时也可通过热敷缓解痉挛。
3、感染扩散
若膀胱炎未及时控制,病原体可能通过淋巴或直接蔓延波及邻近器官。例如并发急性肾盂肾炎时,疼痛范围可扩大至腰部,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如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菌药物。
膀胱炎患者出现腹痛建议尽早就诊泌尿外科,通过尿培养、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避免憋尿、久坐等加重病情的因素。自行使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